武漢青山區,有一名風一樣的嫂子,她叫王桂香,今年50歲。40歲時,一則“爹爹婆婆輪滑隊”在江灘玩輪滑的新聞,敲開了她的輪滑之路。10年來,王桂香輪滑不離身,出門以輪滑代步,每天踩著輪滑上班買菜。王桂香告訴記者,輪滑讓她保持了一顆年輕的心。
  每天踩著輪滑買菜、上班見習記者楊榮峰
  缺舞伴, 轉學輪滑
  4月9日下午3點,青山公園,一名戴著白帽,身穿短袖牛仔褲的女子伴隨著一陣輪滑聲,與記者擦肩而過,圍著記者滑了一圈後,停在了記者眼前。這位女子約摸30歲左後,身材勻稱,身形矯健,頭髮烏黑,若不是她自我介紹,記者完全無法相信她就是50歲的王桂香。
  “剛從漢口趕來。”當天上午,她在漢口排練輪滑舞龍,和朋友們吃過午飯後,她就一刻不停地從漢口滑到了青山。談及愛上滑輪的理由,王桂香稱,沒人陪她跳舞,就轉投到輪滑的懷抱了。
  在學習滑輪之前,她是一名愛跳舞愛上網的潮流大媽。一有時間就和朋友們跳“三步踩”,一天最多可以跳上6小時,“專註跳舞20年”。2003年開始,身邊的朋友都因年紀大了跳不動了,她沒有了舞伴,自己沒法獨自瞎扭,感覺閑得慌,身體像散了架一樣。2004年的一天,她無意之中看到一則新聞,一群五六十歲的爹爹婆婆在江灘玩輪滑,這讓她燃起了學輪滑的興趣。
  初學輪滑
  眾女孩認其做乾媽
  多方打聽後,王桂香在青山找到一家溜冰場。第一次進去,就懵了。
  “裡面全都是小伢們。”王桂香說,溜冰場內,重音樂四起,滿眼望去,全是學生模樣的人。她一個老婆子在一群學生伢當中玩溜冰,很不搭調。她找了個教練,躲在沒人的角落裡,扶著欄桿學了起來。
  為了不“丟人現眼”,王桂香決定趁上午人少時“悶聲偷學”。第二天上午9點,王桂香準時來到溜冰場,並要求工作人員不開重音樂和燈光,獨自一人學了起來。如此“悶聲偷學”了一星期,技術基本與年輕人無異。
  學熟輪滑後,王桂香將跳舞的勁使到了輪滑上,只要當天沒有排班,她就到溜冰場玩,一天不滑個11小時就腿癢癢。一次,她在輪滑時崴傷了腳,醫生讓她在家靜養至少一個月。王桂香在家躺了才一星期,就按捺不住了,拖著微微腫的腳踝來到溜冰場,雙手扶著欄桿,繞著溜冰場拖行。
  久而久之,王桂香與溜冰場里玩輪滑的小姑娘們玩熟了,小姑娘們紛紛認其做乾媽,教她各種花樣動作。乾女兒們都認為她是個牛人,很潮很酷,活到老學到老。她玩輪滑的勁頭更大了。
  練習刷街
  每天溜冰去上班
  在溜冰場玩了一個多月後,王桂香覺得溜冰場內的雙排輪滑沒意思,便去江灘找新聞中的“爹爹婆婆輪滑隊”玩直排輪滑。
  在“爹爹婆婆輪滑隊”的指教下,王桂香很快便上手了直排輪滑。只要沒有排班,王桂香便“踩著輛破自行車”去江灘。這群“爹爹婆婆輪滑隊”除了在江灘上活動外,每周末還會刷街,每年都還有多次“踩著輪滑去旅游”的活動。她不甘掉隊,又開始了“悶聲偷學”, 以踩輪滑上班的方式練習刷街。
  “悶聲偷學”第一天,王桂香全副武裝,用護膝、手套、頭盔、護腕將自己保護得嚴嚴實實的,天微微亮便出發了。到了一個長下坡的位置,王桂香沒剎好,摔了個狗啃泥。下班回家後,王桂香總結經驗,自己找了個下坡路,專攻下坡技術,當天的無數次摔跤終於換來了第二天的一路順風。
  從那以後,王桂香便一發不可收拾。只要天氣好,買菜、走親訪友、去江灘等時,市內逢出門便以輪滑代步。
  受追捧
  “輪滑嫂子”保持年輕的心
  由於王桂香經常踩著輪滑買菜,她成了菜場的商販們眼中的活寶,“喲,輪滑嫂子好久不見了”,“這麼久沒看到你人,想死您的溜冰鞋了”。輪滑買菜的路上,王桂香經常被人搭訕。有一次,一位老大爺騎著電動車,在她後面跟了好幾條街,拍了好多張她手提菜籃腳踩輪滑的照片。
  王桂香對輪滑痴迷也影響到了家人,丈夫兒子也都愛上了輪滑。有一次,王桂香的兒子上班快遲到了,也學者王桂香,踩著輪滑“飛到”了單位。
  王桂香說,輪滑讓她認識了更多朋友,節省了不少路費,還鍛煉了身體。如果不是玩輪滑,她現在可能就是一個體態臃腫、滿頭白髮的老太婆。“更重要的是,輪滑讓我保持了一顆年輕的心。”  (原標題:每天踩著輪滑買菜、上班見習記者楊榮峰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jgbpurscczw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